成语:江心补漏
拼音:jiāng xīn bǔ lòu
解释:原比喻年老有贤子。后指老年得子。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。
出处:郭沫若《再谈郁达夫》:“鲁迅的韧,闻一多的刚,郁达夫的卑己自牧,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。”
例句:
出自:
宋·欧阳修《纵囚论》:“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,可偶一为之尔。”
注释: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。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
典故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登上高处,看得更远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远大。
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。”
注释: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把仇敌当作父亲。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。同“认贼作父”。
典故:唐·韩愈《面海神庙碑》:“上雨旁风,无所盖障。”天下找不出第二个。形容出类拔萃,独一无二。
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鲠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韦曰:‘骨所以鲠,刺人也。’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鲠之臣。《汉书》以下皆作骨鲠,字从鱼,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。”
注释:每天的早晨和黄昏,指短暂的时间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。
典故: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夷吾弱不好弄,能斗不过,长亦不改,不识其他。”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
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恫瘝乃身。”
注释: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。同“没精打彩”。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
典故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”犹龙飞凤舞。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。
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
注释: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。用功劳来弥补过错。
典故: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“维彼四国,爰究爰度”唐·孔颖疏:“言其同恶相党,共行虐政也。”形容心神向往,不能自持。